呂:如果馬總統仍然維持目前這種執政的態度與方法,台灣真的會希臘化,而這正是更大的隱憂與恐懼!
文/圖 陳正翰
在卸任副總統四週年前夕,前副總統呂秀蓮今 (17) 天召開記者會,為馬政府未來4年提出七點呼籲。
馬總統應向全國人民道歉
呂秀蓮首先表示,4年前馬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提到,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人民對政府的信賴跌到谷底、政治操作扭曲社會的核心價值、人民失去經濟安全感、國際支持受到空前的折損」等,「但這也正是目前全國各地對馬英九的民怨!」馬總統從4年前58% 台灣人民支持,到最新民調只有15% 的滿意度,她呼籲馬總統把4年前的就職演說再重讀幾遍,針對4年來沒有做到的事,應該向全國人民道歉。
2008年5月21日,呂秀蓮在國賓飯店發表演說,預言在馬英九主政之下,台灣會面臨五大隱憂,包括經濟澎湖化、政治香港化、國際孤兒化、主權空虛化,以及社會虛無化,至於未來四年「我更擔心台灣會希臘化!」
政府已經沒錢建設了
呂引用數據支持她的論點。首先,在國債部分,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政府債務新台幣3兆7,187億,但到了2012年4月,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已經達到5.5兆,若加上隱藏性債務14.9兆,合計21.7兆,馬政府已經來到法定舉債的上限,「除非馬政府違法舉債,否則根本沒錢建設了!」在貧富差距方面,2011年台灣勞動人口約807萬人,但長期失業人口12萬人,失業人口66萬人,受薪階級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人口104萬人,月收入不到3萬元有360萬人,貧戶有12萬戶,27萬人,但是億萬富翁也不少,Forbes 雜誌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台灣佔了18位,台灣前10名富豪共擁有290億美元的財富,約台幣8,730億元。「貧富相差如此懸殊,社會怎麼會和諧?」呂秀蓮問。台灣薪資所得增加4.89%,但物價指數增加9.62%,銀行存款利率0.6%,台北市平均生活費每人每月需1.5萬元,每戶每月4.8萬元,其他地區每人每月1.2萬元,每戶每月3.3萬元,「很多人真的活不下去了。」
至於ECF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馬政府4年期間台灣上市公司赴中國投資的金額由新台幣7千億增加到1.13兆,4年增加4千億元,但ECFA實施後,赴中投資3千億,獲利匯回台灣卻只有1百億。2012年第一季,在610家上市公司中,認列獲利232億元,比2011年同期的391億元,減少4成,其中309家認列虧損,31家沒有賺到錢。轉投資中國的前50大公司中,14家公司共匯回169億,佔投資額6424.8億的2.6% (其中鴻海投資中國568億,只匯回台灣15億元,南亞投資348億,才匯回8.24億)。2012年第一季,台灣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4.7%,但美國出口增加10%、中國7.6%、新加坡6.2%、韓國0.9%,只有香港減少0.3%。呂秀蓮認為台灣正一步步邁向希臘的後塵。
國債
2007 |
3兆7187億 |
2008 |
3兆7792億 |
4/2012 |
中央加地方政府總債務5.5兆,隱藏性債務14.9兆,合計21.7兆 |
貧富差距 (2011)
勞動人口 |
807萬人 |
失業人口 |
66萬人 |
長期失業人口 |
12萬人 |
月收入低於2萬 |
104萬人 |
月收入低於3萬 |
360萬人 |
貧戶 |
12萬戶,27萬人 |
Forbes 富豪 |
18名 |
前十大富豪 |
290億美元資產 (新台幣8,730億) |
薪資所得增加 |
4.89% |
物價指數增加 |
9.62% |
銀行利率 |
0.6% |
台北市生活費 |
1.5萬/人/月,4.8萬/戶/月 |
台灣生活費 |
1.2萬/人/月,3.3萬/戶/月 |
ECFA 與台灣
赴中投資金額 |
7000億 à1.13兆,增加4000億 |
2010+2011 赴中投資金額 |
3000億 |
獲利匯回台灣金額 |
100億 |
Q1 2011 |
獲利391億 |
Q1 2012 |
獲利232億 309家虧損,31家持平 |
前50大赴中投資公司 |
14家共匯回169億 (佔投資2.6%) |
鴻海 |
投資568億,匯回15億 |
南亞 |
投資348億,匯回8.24億 |
Q1 2012 出口 |
比Q1 2011 減少 4.7% 美國出口增加10% 中國出口增加7.6% 新加坡出口增加6.2% 韓國出口增加0.9% 香港出口減少 0.3% |
「如果馬總統仍然維持目前這種執政的態度與方法,台灣真的會希臘化,而這正是更大的隱憂與恐懼!」
馬掏空國防,台灣三不安
更讓呂秀蓮不滿的是,深為三軍統帥,馬總統在過去5次漢光演習中,「都心不甘情不願」去視察,最近一次更只花了6分鐘,然後寧願去參加婦聯會的活動,對於黃岩島情勢、太平島東沙島以及釣魚台,沒有發表任何言論,掏空國防太嚴重了,對比陳呂8年去了東沙與太平島好幾次宣示主權,馬總統要如何向2300萬台灣人民交待?她認為,身為國家領袖,就是要讓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的「三安」,「但是現在已經是『三不安』了!」
七大建議,為台灣把脈
對於未來4年台灣的走向,呂秀蓮提出7大建議:
- 再給陳冲內閣一段時間,但內閣應進行盤整和凝聚共識,馬總統應徹底回歸憲政面,不要插手行政。
- 馬總統應突破藍綠藩籬,重辦319案,呂相信319案如果真相大白,絕對有助於藍綠和解。
- 應誠懇邀請社會賢達與國之大老,擔任總統府資政及國策顧問,共商國是。
- 克服困難,召開國是會議,才能扭轉台灣的危機。
- 行政院與立法院應遷離台北,遷建「雙國都」。因為地球災變頻仍,台北環境負荷過度,為了減輕台北的負荷,包括高房貸的負荷,以及平衡南北,為台灣永續發展,呂秀蓮建議行政與立法機關遷到中南部,執政團隊才能真正瞭解民瘼。
- 馬政府應全面檢討公務機關與政府各財團法人高層主管薪資的公司合理性,包括各級民意代表,讓由國庫支出的薪資有公平正義,也希望馬總統帶頭減薪,消除各公家及國營機構的肥貓。
- 台電弊案連連,在司法偵查告一段落之前,6月10日政府不應該調漲電費,而油價也應隨國際油價波動調價。
- 核四安全堪慮,請馬總統於520就職時,宣布核四緊急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