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月學運的五大突破與挑戰

 

3月18日爆發、3月24日血濺行政院及3月30日精彩上演的學運,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有相當大的突破,也對台灣前途產生重大挑戰。

五大突破:

1.    抗爭運動年輕化

由大學生主導,老中青各界參與、陪護。

2.    訴求主題不斷上綱

由反服貿協議黑箱化到退回協議,到質疑馬總統的執政正當性,有時一日一變,只差未要求馬英九下台。

3.    反中情緒上升到國民主權意識

兩岸服貿協議隱含中國對台的經濟入侵,反服貿協議等於反中國入侵,因而喊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國民主權意識。

4.    公民運動智慧化

學生佔據立法院議場,卻能透過人手一機向外即時播報現場實況,智慧科技已被台灣青年學子巧妙用在柔性革命中。

5.    台灣民主國際化

學運青年善用智慧科技並組成國際翻譯組,用多國語言傳播,連結全球台灣留學生及民主人士,使3月學運瞬間國際化,並適時引進全球關懷和支持。

五大挑戰:

1.    馬英九執政威信蕩然無存

馬英九與學生的交鋒,連連挫敗,3月24日血濺行政院更暴露馬江體制的冷酷無情,馬英九威信已蕩然無存。

2.    國會淪陷、民主蒙塵

國民黨挾著多數優勢在立法院表決無往不利,甚至召委用30秒濫行通過服貿協議,激起學生霸佔國會議場長達12天,國會癱瘓,王院長忍辱但能否負重?朝野立委要積極省思因應。

3.    政黨泡沫化?

執政黨面對學運洶湧,如人間蒸發;在野黨呵護青年,退隱成民主配角,進退失據。

4.    媒體傾中?愛民主?

台灣的媒體日益傾中、反台獨,鼓勵兩岸「和平發展」,但這回傾全力日夜報導學運點滴助長抗爭,無形中顛覆了他們原本傾中,支持服貿的初衷,使他們因為愛民主不得不保台灣。

5.    中國對台政策—軟?硬?緩?急?

北京中南海雖然對3月學運「忍氣吞聲」,其實正在緊密思量如何因應「台灣人」的國民主權意識之普及與高漲。

容我提醒學運領袖們,你們的突破已埋下台灣更多的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呂秀蓮 的頭像
    呂秀蓮

    呂秀蓮的部落格

    呂秀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